| 一倡一和 | |
| 成语拼音 | yī chàng yī hé |
| 简拼 | ycyh |
| 近义词 | 一唱一和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
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①《诗·郑风·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谓一个先唱,一个和声,形容两人感情相通。后多比喻两人相互配合,彼此呼应。倡,亦作“唱”。②谓鸣声相呼应。 |
| 出处/来源 | 《诗·郑风·萚兮》:“叔兮伯兮,倡予和女。” |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互相呼应 |
| 例子/造句 | 自此一倡一和,渐渐情熟,往来不绝。★《警世通言·王娇鸾百年长恨》 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
| 一倡一和成语接龙:一倡一和 → 和氏之璧,隋侯之珠 → 珠零锦粲 → 粲花之舌 → 舌端月旦 | |
一年一回 一家之主 一声不响 一望无涯 一无牵挂 一线希望 一心为公 一字不识 一字师 一把手 一团糟 一肚子坏水 一饭三遗矢 一子出家,七祖升天 一子出家,七祖昇天 一子悟道,九族生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