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虎符龙节 | |
| 成语拼音 | hǔ fú lóng jié |
| 简拼 | hflj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
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虎符:古代铜制虎形兵符;龙节: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。比喻重要的凭证 |
| 出处/来源 | 唐·卢纶《送从叔牧永州》诗:“虎符龙节昭歧路,何苦愁为江海人。” |
| 成语用法 |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|
| 例子/造句 | 宋·苏轼《表忠观碑铭》:“金卷王册,虎符龙节。” 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
| 虎符龙节成语接龙:虎符龙节 → 节衣缩食 → 食饥息劳 → 劳逸结合 → 合则留,不合则去 | |
翻江倒海 一败如水 一挥而成 席地而坐 安常守故 系风捕景 下车之始 绸缪帐扆 抽青配白 抽钉拔楔 抽简禄马 抽抽噎噎 愁颜赧色 束装就道 杞国忧天 烂如指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