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鲂鱼赪尾 | |
| 成语拼音 | fáng yú zhǐ wěi |
| 简拼 | fyzw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
| 成语结构 | 主谓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:“鲂鱼赪尾,王室如毁。”毛传:“赪,赤也;鱼劳则尾赤。”朱熹集传:“鲂尾本白而今赤,则劳甚矣。”后因以形容人困苦劳累,负担过重。 |
| 出处/来源 | 《诗·周南·汝坟》:“鲂鱼赪尾,王室如燬。”毛传:“赪,赤也;鱼劳则尾赤。”朱熹集传:“鲂尾本白而今赤,则劳甚矣。” |
| 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辛劳 |
| 例子/造句 | 北周·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既而鲂鱼赪尾,四郊多垒。” 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
| 鲂鱼赪尾成语接龙:鲂鱼赪尾 → 尾大难掉 → 掉头鼠窜 → 窜端匿迹 → 找不到合适的成语... | |
多鱼之漏 池鱼之殃 察见渊鱼 沉鱼落雁 池鱼笼鸟 城门鱼殃 鸱张鱼烂 虫鱼之学 丛雀渊鱼 白龙鱼服 白鱼入舟 鲍鱼之肆 鲍鱼之次 白鱼赤乌 白鱼登舟 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