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刍荛之言 | |
| 成语拼音 | chú ráo zhī yán |
| 简拼 | crzy |
| 近义词 | 刍荛之见 |
| 反义词 | 远见卓识 |
| 感情色彩 | 贬义词 |
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刍荛:割草打柴的人。割草打柴人的话。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。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。 |
| 出处/来源 | 《诗经·大雅·板》:“先民有言,询于刍荛。 |
| 成语用法 | 作宾语;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|
| 例子/造句 | 巧匠何曾弃樗栎,刍荛之言或有益。(宋·李清照《上枢密韩肖胄》诗) |
| 英文翻译 | shallow remark 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
| 刍荛之言成语接龙:刍荛之言 → 言不及私 → 私相授受 → 受制于人 → 人情世故 | |
哀哀父母 嗷嗷待哺 不稂不莠 不日不月 不忮不求 不安于室 不分皂白 不敢告劳 不可救药 不愧屋漏 报李投桃 不遑启处 哀鸿遍地 爱莫之助 哀鸿遍野 爱莫能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