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补偏救弊 | |
| 成语拼音 | bǔ piān jiù bì |
| 简拼 | bpjb |
| 近义词 | 补阙拾遗、拨乱反正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
| 成语结构 | 联合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偏:偏差;弊:赞美。补救偏差漏洞,纠正缺点错误。 |
| 出处/来源 | 宋·魏翁《鹤山文集》:“臣愿陛下以臣前所陈未喻六条行之,以明白洞达为目前补偏救弊之策。” |
| 成语用法 |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,用于书面语中 |
| 例子/造句 | 苟不自其本页图之,则亦仅能补偏救弊,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。(严复《原强》) |
| 英文翻译 | remedy defects and rectify errors <rectify abuses> |
| 成语正音 | 弊,不能读作“bǐ”。 |
| 成语辩形 | 偏,不能写作“遍”。 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
| 补偏救弊成语接龙:补偏救弊 → 弊绝风清 → 清官能断家务事 → 事半功百 → 百年之柄 | |
肮肮脏脏 昂昂不动 嗷嗷待食 暗约私期 暗约偷期 暗中盘算 暗中倾轧 暗中作梗 暗中作乐 黯然魂销 黯然无光 黯然无神 昂然而入 凹凸不平 聱牙诎曲 懊悔莫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