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摽梅之年 | |
| 成语拼音 | biào mén zhī nián |
| 简拼 | bmzn |
| 感情色彩 | 褒义词 |
| 成语结构 | 偏正式 |
| 解释/意思/寓意 | 摽梅:梅子成熟后落下来。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。 |
| 出处/来源 | 《诗经·召南·摽有梅》:“摽有梅,其实七兮。求我庶士,迨其吉兮。” |
| 成语用法 | 作宾语;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|
| 产生年代 | 古代 |
| 常用程度 | 生僻 |
| 摽梅之年成语接龙:摽梅之年 → 年深日久 → 久旱逢甘雨 → 雨淋日炙 → 炙肤皲足 | |
哀哀父母 嗷嗷待哺 不稂不莠 不日不月 不忮不求 不安于室 不分皂白 不敢告劳 不可救药 不愧屋漏 报李投桃 不遑启处 哀鸿遍地 爱莫之助 哀鸿遍野 爱莫能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