狐奔鼠窜 | |
成语拼音 | hú bēn shǔ cuàn |
简拼 | hbsc |
近义词 | 狼奔豕突 |
感情色彩 | 贬义词 |
成语结构 | 联合式 |
解释/意思/寓意 | 比喻非常狼狈的逃窜。 |
出处/来源 | 宋书·《索虏传》:“或有狐奔鼠窜,逃首北境,而辄便苞纳,待之若旧,资其粮仗,纵为寇贼。”《英烈传》第二十一回:“诸部士卒,俱各狐奔鼠窜退去。” |
成语用法 | 作谓语、定语;指狼狈样子 |
例子/造句 |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21回:“诸部士卒,俱各狐奔鼠窜退去。” |
故事/典故 | 南北朝时期,豫州是后魏与宋国的边境,边境百姓深受战争之苦,两边的盗贼趁着战乱窜到对方境内烧杀抢掠无恶不作。魏刺史北井侯库辰树兰责怪宋打击盗贼不力,宋刺史南平王刘铄则认为是宋征讨盗贼,他们才狐奔鼠窜逃到魏方寻求保护的。 |
产生年代 | 古代 |
常用程度 | 一般 |
狐奔鼠窜成语接龙:狐奔鼠窜 → 窜端匿迹 → 找不到合适的成语... |
孤雏腐鼠 官仓老鼠 过街老鼠 狗逮老鼠 狗盗鼠窃 狗头鼠脑 狗偷鼠窃 孤豚腐鼠 奉头鼠窜 胆小如鼠 掉头鼠窜 城狐社鼠 鸱鸦嗜鼠 虫臂鼠肝 鸱张鼠伏 抱头鼠窜